新疆青年网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社会 >

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·非遗连连看 瑞昌“南竹”与伽师“北柳”的相遇

时间:2021-10-18 15:59来源:新疆日报原创 作者:小彭 点击:
10月15日,玉苏甫卡依木在非遗展新疆展区编织柳条作品。 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韩亮摄 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黄凌燕 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南竹北柳编织技艺,在新疆美术馆举行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相遇。 在生产生活中,人们常利用身
  

  10月15日,玉苏甫·卡依木在非遗展新疆展区编织柳条作品。 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韩亮摄

  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黄凌燕

  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“南竹北柳”编织技艺,在新疆美术馆举行的“新疆是个好地方——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”上相遇。

  “在生产生活中,人们常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编织成各种器具。南方产竹,北方植柳,于是流传下‘南竹北柳’的说法。”10月15日,江西瑞昌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田先敏边现场演示竹编技艺,边为大家介绍编织技艺的由来。只见他手指上下翻飞,几根竹篾很快就变成一个古朴雅致、玲珑可爱的小挂件。

  得知相隔几十米的新疆喀什展区,来自伽师县的柳编传承人玉苏甫·卡依木正在现场展示,田先敏三步并作两步前去观摩。红柳条和胡杨枝相互交织,十几分钟,精致的花篮在玉苏甫的一双巧手中编成。

  田先敏仔细观察柳编花篮,并和自己的竹篮比较,“无论南北方,也无论竹编或柳编,编织技术基本一致,都会使用‘平织’技法,还有穿编、花编等,只在材质上有所区别。南竹柔韧圆润,作品精致细腻;北柳易断生脆,作品豪放粗犷,这也比较符合南北方人的性格特征。”

  2008年,瑞昌竹编和新疆柳编(维吾尔族枝条编织)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新疆柳编“麻花编”技艺在竹编中少见。田先敏细细询问,得知玉苏甫没有模具,完全依靠手感和个人经验就能编织出各种形状的用具,且误差很小,他竖起拇指,啧啧称赞:“你厉害!”

  玉苏甫家族从事柳编已有约200年,他自小随父亲学习柳编。玉苏甫对竹编变化多样的造型和鲜艳夺目的着色非常羡慕,“我编的篮子还太原始,产品种类只有50余种,要学习的东西很多。”

  瑞昌竹编技艺历史久远,千百年来,经过无数艺人的传承发展,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由于工序复杂,编织要求高、难度大、品种繁多,相关的编织工作很难用现代机器生产来代替。在瑞昌当地,竹编技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田先敏说:“瑞昌竹编以前的产品主要有橱柜、簸箕、米筛等生产生活用品,近年来主打工艺品市场,开发出花钵、飞禽走兽、礼品盒等100多个品种,已经销售到东南亚、西欧等地。”

  与田先敏交流后,玉苏甫有新目标:“虽然大家的编织技艺相差无几,但是在产品开发上我们还需要学习,这样才能不断创新,推出好产品。除了竹编,这次非遗展还有吉林的草编,都值得学习和借鉴。”

(责任编辑:小彭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推荐内容
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,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
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,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
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,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