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于熙
11月1日,在自治区巾帼巧手致富示范基地——乌鲁木齐县金秀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内,社长古力奴尔·马旦与绣娘们飞针走线。随着绣花针起落,一朵朵“鲜花”盛开在绣布上。
壁毯、抱枕、挎包……当古力奴尔将一件件精美的绣品发在朋友圈后,点赞、留言一个接一个……
“社长是我们县的网红!”合作社绣娘库力太·胡斯曼笑着说,自从跟着古力奴尔学刺绣,她每年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。
如何让哈萨克族刺绣这一“指尖技艺”在传承融合中发扬光大?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乌鲁木齐县通过实施创新模式、拓展销路、提升品质“三步走”计划,联合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、当地刺绣合作社等,共同打造民族刺绣馆、妇女创业就业实训基地——南山·绣坊,促进文旅融合,全力推动哈萨克族刺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。
哈提玛·艾乃都是乌鲁木齐县胡拉莱民族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,合作社生产的民族手工艺品有40余种,不仅在南北疆有经销商,在苏州、杭州、广州等地也有合作伙伴,一些产品还销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。“现在,我们县的哈萨克族刺绣产业已驶入快车道,在朋友圈晒产品,很快就有人订购了。”哈提玛说。
乌鲁木齐县动员各民族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训绣娘、创新产品,设计制作旅游纪念品,参加各地比赛和展销活动,通过“文化+旅游”模式,叫响了刺绣品牌。
截至目前,该县从事民族刺绣的哈萨克族妇女有4800余人,规模以上刺绣合作社(基地)每年带动800余名妇女就业,人均月收入1800元至4800元不等。
(责任编辑:小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