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红色展览,一段浓缩历史,一份精神传承。
走进新疆博物馆“永远跟党走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疆革命文物展”,一件件文物、一幅幅图片、一份份文献、一个个场景,穿过岁月、直抵人心。前来参观展览的干部群众,抚今追昔,感慨万千,在风雷激荡的红色之旅中,感受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。
回首百年 坚定信仰
展览设在新疆博物馆二楼一个800平方米的展厅内,由“开天辟地”“改天换地”“翻天覆地”“惊天动地”4个部分组成,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党在新疆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。
一进展厅,就可以看到一面“宣誓墙”,大红底色上镌刻着醒目的入党誓词,在此拍照留影的参观者络绎不绝。“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,恰是风华正茂。”52岁的刘栋说出许多参观者的心声,他是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准东采油厂职工,“红色江山来之不易,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,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,始终缅怀革命先烈。”
7月24日,来自北京的参观者刘芳和她上初三的儿子在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”这一单元驻足很久。读着展板上李大钊、陈独秀等革命先烈的介绍文字,母子俩交流了起来。刘芳对记者说:“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,我想让儿子多了解一些中国共产党创立者的故事。最近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在热播,孩子说,感觉课本里的人物和历史都活了。这次来新疆旅游,我提前预约了这个展,让他有更直观的感受。”
来自上海的“80后”程帆抱着4岁的女儿参观,不时驻足,耐心给女儿讲解。“我们第一次来新疆旅游,明天要离开了,今天特意带女儿来看这个红色展览。她太小,可能看不懂,但我还是想让她感受一下氛围,希望她从小就能懂得: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
走进历史 激荡精神
一件件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,就是一部立体党史“书”,让那一段段历史生动起来。
七八份发黄的文书安放在玻璃展柜中,上面有清晰的红色印章、黑色的小楷签名,许多参观者围着展柜仔细观看。“这些都是毛泽民烈士生前签署过的文件。1938年2月,经党中央批准,毛泽民化名周彬,来新疆工作。他曾任新疆省财政厅副厅长、代理厅长,省民政厅代理厅长等职。毛泽民主理新疆财政短短几年,使全疆物价趋于稳定,人民生活有所改善。大家看,这份是惩罚贪污案的文件,这是调查牧税委员会呈文。”该馆讲解员周宁娓娓道来。乌鲁木齐市民王裕生感叹:“共产党从成立伊始,就在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。”
展览第二部分,有个黑色木盒装着一匹微微泛黄的白棉布。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,新疆第一家棉纺厂——七一棉纺厂的“优质产品”,文物标签上注明:献给毛主席的棉纺样品。
一个木匣子里装着十几个小齿轮、螺帽。这是上世纪50年代,新疆十月汽车修配厂献给中央慰问团的礼物。“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很平常,当时可是高科技。十月汽车修配厂后改名为新疆十月拖拉机厂,是当时新疆的高精尖企业。那时候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是党员带头冲在前面。”该厂退休的80多岁老工人刘绍平激动得泪水盈眶,“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新疆的发展流血流汗,值得永远铭记。”
心怀感恩 砥砺前行
展览中,105件(组)新疆革命文物,将历史一幕幕拉开,它们是在党的领导下,新疆从黑暗走向光明,从落后走向进步,从贫穷走向富裕,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见证。
记者在展厅中遇到十几位南开大学的学生,他们参加以“一带一路”为主题的经济建设暑期调研活动。即将升入大二的赵彦凯说:“昨天,我们去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了中欧班列、档案史志馆,今天又来看党的百年历史大展。从现实走进历史,从历史走进现实,我们看到的每一幅场景,都印证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新疆越来越欣欣向荣。”
乌鲁木齐市民艾山江·玉苏甫和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参观展览后,全家人专门在“永远跟党走”展名前合影。他动情地说:“我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,父亲一直教导我,要认准一个理儿,永远跟党走。两个孩子放暑假后,我立刻预约,带全家来看展览。孩子们看完后说,感觉党就像母亲,牵着我们的手,带着我们不断过上好日子。”
“我们将不忘初心,继续奋斗,创造更大成就。”在新疆博物馆留言簿上,有参观者难掩激动心情,写下感慨,“历史川流不息,精神代代相传。”
“我们实行预约制,每天接待2000名参观者。每天到下午,第二天的名额就预约满了。”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说,“为了更加生动鲜活讲好党的故事,博物馆还将安排更多馆藏革命文物和公众见面。”
由于内容丰富、史料详实,“永远跟党走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疆革命文物展”,已入选中央宣传部、国家文物局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”。
(责任编辑:admin)